為切實做好本企業疫情防控工作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工作目標
按照“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診斷、早治療”的工作原則,切實做好本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工作,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將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,保護企業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,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。
二、職責要求
1.企業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,并明確一名負責人為衛生總監,負責各項措施的落實、督查以及相關信息的上報。
2.制定本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制度,并將責任分解到部門、落實到人。
3.認真落實本單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項措施。
4.保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必須的物資、場所、人員與經費。
5.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,積極配合屬地及衛健部門做好疫情處置等工作。
三、防控措施
本企業復工前要根據疫情防控情況,實施檢疫查驗和健康防護,確保安全復工;復工后要進一步履行主體責任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、強化安全生產。
(一)復工前防控措施
1.信息告知:向職工發布防控相關信息,遵循自愿返崗原則,本企業不得強制要求返崗;湖北疫區員工未經醫學觀察前一律禁止返廠工作,要依法保障員工合法權益。
2.組織動員: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,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防控工作隊伍,制定防控方案,落實防控措施,實現車間(科室)、班組和個人全覆蓋。出現呼吸道癥狀及發熱者及時就醫。
3.健康排查:
企業復工前全面摸排員工情況。開展全體職工休假期間的生活旅行情況登記,全面掌握職工是否離開姜堰及前往地點、身體狀況是否良好、是否與發熱病人有過密切接觸、是否接觸過野生動物等情況。對未返崗的外地員工,動員其在疫情解除前暫緩返崗。對提出返崗需求的湖北籍外地員工,在未接到疫情解除通知前,一律不得返崗;對其余非湖北籍外地員工,以及近兩周有湖北旅行、居住史的本地員工,一律從2月9日起開始計算返姜時間,隔離觀察14天,無異常上報屬地政府同意方可上崗。
4.物資儲備:加強口罩、溫度計、消毒藥械等疫情應對物資準備。
(二)復工后防控措施
1.健康申報和晨檢:建立健康申報和職工晨檢等制度,由專人負責對上崗職工進行體溫測量。對發熱(體溫高于37.3度)和咳嗽癥狀者一律禁止乘車和返崗,并立即指導其到發熱門診就醫。
2.科學佩戴防護用品:為職工配備醫用口罩,未佩戴口罩的職工禁止進入企業。晨檢人員應佩戴醫用口罩。本企業指導職工正確佩戴口罩、做好口罩的定期更換和使用后口罩的正確處理。
3.洗手消毒:各控制室、辦公室、食堂、衛生間等工作場所和生活場所設置洗手設施和消毒用品。公務用車、接待室、辦公室、電梯、桌椅、工作臺、地面等交通工具、公共區域和物體表面由專人負責進行定期消毒,每日2次以上。
4.個人衛生:職工加強個人衛生,打噴嚏和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部位(不是雙手)遮蔽口鼻,將打噴嚏和咳嗽時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,打噴嚏和咳嗽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。
5.健康教育: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宣傳,積極倡導講衛生、除陋習,摒棄亂扔、亂吐等不文明行為,推廣健康生活方式,增強身體抵抗力,提高職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的正確認識和自我防護能力。
6.環境衛生清理: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、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治,對食堂、職工宿舍等重點場所進行環境衛生清理和藥物消殺。
7.通風換氣:加強職工工作和生活場所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,保持空氣流通。減少使用空調,定期開窗通風、清洗空調。
8.減少集體性室內活動:停止職工非必要出差,采取遠程視頻會議、企業郵件等交流形式,最大限度減少聚餐、集會、培訓等大型聚集性室內活動,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。教育員工離崗后減少出沒人員密集場所,降低與外界人員接觸頻次。
9.飲食和食堂安全:注意食物安全與衛生,加強對餐具消毒及管理。動員職工盡量回家就餐,實施錯時就餐,適度拉大就餐人員間距。
10.外來人員管理:制定外來人員和送貨運輸車司機的疫情防控要求,做好信息登記、手部清潔、體溫測量和口罩發放等工作。外來人員由接待人員指定場所辦公、休息和就餐。
(三)發現病例后防控措施
1.密切接觸者管理:本企業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,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,居家隔離,隔離觀察期限14天,每天2次匯報體溫和其他健康狀況。隔離觀察期間如出現呼吸道癥狀、發熱、畏寒、乏力、腹瀉、結膜充血等癥狀者,立即向衛生健康部門報告,并按規定送定點醫療機構診治。
2.停工管理(必要時):本企業將根據疫情波及的范圍、發展趨勢和當地人民政府決定,采取臨時停工或暫時關閉措施。停工的范圍將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 。
|